乘自贸区“东风” ,我国融资租赁发展再提速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时间:2017-08-22

依托于优惠的贸易、财政、税收、业务准入等政策,我国融资租赁业务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纵观全国区域,上海、天津、深圳等地自贸区已成为引领国内租赁业务发展的业务集聚地。今年3月以来,我国新设7个自贸区方案落地,浙江、河南、重庆、湖北、四川、陕西、辽宁等地纷纷下发支持融资租赁试点发展政策,在融资租赁业务上摩拳擦掌,打开了中西部租赁业务发展的新空间,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有望再提速。

  

   沪津深领跑:

  集聚区示范效应明显

  日前,商务部发布了《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2016-2017)》。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在融资租赁企业数量、注册资本金、资产总额等方面的占比仍具有绝对优势,均达到全国九成以上。

  事实上,在7个新设自贸区开放之前,上海、天津、深圳三个东部沿海城市,得益于先天的区域优势和后天的自贸区政策优势,在租赁业务上已有所深耕,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租赁业的桥头堡,对我国其他地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形成了示范效应。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深圳、上海、天津三地融资租赁企业数量排名位居我国前三,三地企业数量均已超过千家,合计占全国总数的70%以上。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6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上海融资租赁资产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占到全国总量三成左右。

在上海、天津等地,随着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已经集聚形成了一批具有专业优势、竞争力强的龙头租赁企业,带动了区域内租赁行业优势更加凸显。上海的远东租赁、平安租赁,天津的渤海金控,深圳的国银租赁等,日益发挥出优势企业的带动效应。

  此外,需要关注的是,广州南沙融资租赁片区发展也可圈可点。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挂牌以来,广州南沙租赁业务快速发展,已从2015年初的30余家增加至目前的300余家,业务规模超过1300亿元,对于助力广州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

  政策加码:

  新设自贸区纷纷试水

  融资租赁聚集区继续发展,自贸区试点新格局正在形成,我国中西部租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新批复的7个自贸区都先后出台了促进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区域内租赁加快发展注入新动能。比如,四川自贸区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开展境外租赁业务;湖北出台融资租赁及上市扶持奖励专项办法;河南自贸区获批试点新业务,可审批内资融资租赁业务等。

  事实上,依托于实体产业的融资租赁行业,可以带动区域内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今年新开放的7个自贸区,发展融资租赁具有地理优势,也具有区域经济优势。重庆、湖北、陕西等地的实体工业经济发达,相关重工领域的大型企业可以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发展厂商系融资租赁业务。

  例如,在制造业发达的重庆,大型机场、轨道交通设备等实体产业发达,而地处西北腹地的陕西,在装备制造、能源机械、新能源汽车等方面集聚优势明显,均有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的有利条件。西安国际港务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产业,为加快建设融资租赁业聚集区,在融资租赁行业政策、功能和制度领域进行了创新,也逐步吸引了国内租赁公司的目光。据悉,中民投租赁集团计划在西安国际港务区与新加坡天平船务、荣民控股集团联合设立中民投国际物流租赁公司,在冷链物流和国际方面展开融资租赁业务,这将带动陕西区域内实体经济的发展。

  专业引领:

  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可以看到,自贸区“1+3+7”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在自贸区建设的推动下,租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呈现出稳健发展态势。中国租赁联盟、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6月底,全国融资租赁企业总数约为8218家,较上年同期的5708家同比增长44%

  但需指出的是,我国融资租赁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0年之后,已进入行业竞争白热化阶段,走专业化道路已成为租赁业人士的共识。

  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秘书长孙荣华表示,融资租赁业面临商业模式单一、项目高度集中于政府相关行业等问题。当前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盈利模式以初级资金融通、售后性回租为主,回归租赁本质的直租和经营性租赁业务占比仍过少。

  因此,对于新设自贸区融资租赁业务来说,在汲取上海、天津等地自贸区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还需要在业务发展初期,坚持回归租赁本质的初心,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要义,从而打造融资租赁健康发展的生态链。

  此外,租赁行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也是提升专业经营能力的关键。客观来讲,与融资租赁高速增长的速度相比,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数量仍有明显不足。浙江大学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理事长程东跃表示,租赁公司要培养团队的市场开发能力和观察力,将公司打造成学习型、进取型组织,发挥出人才的智力很重要。

  孙荣华建议,融资租赁公司应建立与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建立与战略发展高度匹配的关键人才规划。鼓励和开展与融资租赁相关的法律、税收、财务及业务方面培训,着力培育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复合型人才,扩大融资租赁经纪人队伍,以经纪业务模式,弥补行业人才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