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金融租赁行业而言,过去的5年是快速发展的5年。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围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金融租赁行业服务实体、扩大融资、加强创
新,依托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发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优势,着力发展飞机、船舶、海工平台、工程机械租赁业务,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
政策与机遇驱动行业高速成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具有融资和融物双重属性的金融租赁,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渐为社会广泛了解与认可,关注度逐步提升。
5年间,金融租赁行业在监管、税收、法律层面的政策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飞机租赁业发展的意见》,为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飞机租赁业务带来了利好。
2014年,银监会从准入条件、业务范围、监督管理方面对《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随后还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专业子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同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租赁物善意取得、融资租赁合同法律关系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司法解释。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发挥产融协作优势,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金融租赁服务水平,加大对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等8项具体的发展意见,进一步确立了行业的合规框架与发展方向。
2016年,“营改增”试点在全国全面推开,降低了金融租赁行业的税收负担。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全国已成立的金融租赁公司达到63家,获批筹建或获批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有4家,另有4家金融租赁公司拟成立。
作为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的金融工具之一,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金融租赁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围绕国家战略的实施,金融租赁公司积极拓展业务空间,支持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飞冲天:飞机租赁乘势而上
2017年,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C919大飞机试飞成功。在国内外多达600架的订单中,金融租赁公司的身影频频出现。据统计,在全部订单中,金融租赁公司的订购数量已经超过了400架。
这是金融租赁公司对“中国制造”的一次有力支持,也是行业助推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缩影。
通航产业建设遍地开花,民航实现快速飞跃,对于大飞机有着旺盛需求的航空公司不再依赖自有资金购买,而是寻求融资租赁的方式。《航空金融:发展前景备受长期投资者关注》报告显示,租赁减少了航空公司的初始资本支出,可提供最新技术和机型,并允许航空公司按需求灵活调整机队规模,已成为航空业的核心组成部分。
5年来,在《关于加快飞机租赁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指引下,伴随着民族航空工业的崛起,国内金融租赁公司的飞机租赁业务蓬勃发展,规模持续攀升。
据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6月末,仅天津完成的飞机租赁业务就多达923架。
不仅是大飞机数量不断刷新纪录,在模式上,飞机租赁业务也频频实现突破,保税租赁、飞机离岸租赁、联合租赁等数十种创新模式涌现,帮助金融租赁公司顺利“引进来”与“走出去”。
经过多年深耕,中资的金融租赁公司在逐步打破飞机租赁市场长期由外资垄断这一局面的同时,积极将自身业务触角延伸至国外,目前其服务范围已遍及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
大飞机租赁仅是金融租赁行业助力航空租赁发展的一个方面,金融租赁公司在公务机租赁、直升机租赁领域也积极布局,力争做大做强。
乘风破浪:船舶海工租赁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为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在“海洋强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指引下,海事金融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期。金融租赁公司乘势而上,从摸索试水到全面展开,船舶租赁、海工平台租赁项目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迅速扩张。
据银监会数据,截至2017年3月末,在60家金融租赁公司中,已有23家公司开展了船舶租赁业务,行业船队规模达到了989艘。今年,天津东疆还完成了1座石油钻井平台的租赁业务。
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是船舶租赁从业者们共同面对的难题。金融租赁公司化挑战为机遇,发挥融资与融物相结合这一优势,通过直租、售后回租、经营性租赁等方式,帮助船舶制造企业加快设备升级、产能过剩的航运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从资金提供者逐步转变为国际航运的参与者。
随着在全球航运市场的深度参与,我国金融租赁的国际化与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在全球范围内,能力也得到了认可。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陆续与德国、荷兰、巴西、新加坡、比利时等国家的班轮公司、船务公司、航运公司以及海贸公司进行了合作。
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金融租赁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将船舶、钻井平台等高端装备租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优化租赁资产配置的同时,有效推动了中国高端制造的“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