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的结合是完全打通贸易实体行业上下游通道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盘活应收账款,对企业意义重大,企业可以通过商业保理业务转让应收账款获得贸易融资,从而加快资金周转。
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一样,融资租赁也同样经历着融资难的煎熬。资产证券化渠道仍待畅通,资本金扩充不可持续,面对融资租赁业务的飞速发展,融资成为融资租赁公司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商业保理为租赁公司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解决途径。众多的企业和资本则看到了新的商机。本月中旬,由皖新传媒、中润集团等八家股东共同发起成立的厚朴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据介绍,这家注册在天津的商业保理公司注册资金达到1亿元。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股东发起设立的融资租赁公司也进入了审批流程,希望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相辅相成,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在解决租赁企业融资难的同时,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保理规模扩大成趋势
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的保理业务在世界范围内则是一项比较成熟的业务。天津是我国最早登记注册成立商业保理公司的城市,第一家内资保理公司和外资保理公司,以及第一批国际保理商协会中国会员均出自天津。早在2011年10月,商务部批准同意天津市在滨海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实施方案。为了促进商业保理的发展,2012年12月天津出台《天津市商业保理业试点管理办法》,为当地商业保理的发展提供支持政策。根据该管理办法规定,商业保理公司的风险资产可放大到公司净资产的10倍。商业保理公司自开业年度起,前两年按其缴纳营业税100%的标准给予补助,后3年按其缴纳营业税50%的标准给予补助;自获利年度起,前两年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100%的标准给予补助,后3年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50%的标准给予补助等等。上海也不甘落后,浦东新区通过了《设立商业保理企业试行办法》,计划至“十二五”期末吸引100家保理企业落户。在上海自贸区面向贸易和投资服务的金融创新试点政策中,就建议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9月末,爱建股份高调宣布投资设立商业保理公司,其全资子公司上海爱建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占该保理公司75%的股份。
正是因为有了上述政策的支持,我国商业保理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韩家平介绍说,自从2012年6月商务部同意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开展商业保理试点以来,商业保理业试点逐步扩大,公司数量迅速增加,截止到今年8月底,已注册的商业保理公司有140多家,正在核名中的还有80多家,注册资本总计约18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年底我国商业保理公司数量将达到200家左右,年营业额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租赁保理提供应收账款出口
融资租赁保理业务是指租赁公司向承租人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并将未到期的应收租金转让给银行,银行以此为基础,为租赁公司提供应收账款账户管理、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催收和风险等一项或多项综合金融服务,承担承租人的信用。通过这一途径融资租赁公司可以获得融资支持;盘活存量应收账款,加速现金回笼,扩大融资租赁规模;获得专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及催收服务,降低运营成本和业务风险;可将应收账款卖断给银行,规避承租人的信用风险,优化财务报表。因此目前进入融资租赁领域的资本或企业往往同时申请商业保理牌照。2007年新修订并实施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金融租赁公司可向商业银行转让应收租赁款业务,即指银行向金融租赁公司开办的国内保理业务。
保理是租赁公司解决资金来源的渠道之一,很多银行和各类型租赁公司开展保理业务合作,其业务核心是租赁公司应收租金债权的转让。而保理更宽泛的概念是基于企业在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由商业银行或商业保理公司提供的财务管理、贸易融资、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服务功能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融资租赁公司,特别是商务部审批管理的外资融资租赁公司与中小微企业结合紧密,它们与中小微企业开展设备租赁业务,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众多应收账款。融资租赁和保理业务的结合是完全打通贸易实体行业上下游通道的有效途径之一,韩家平表示,“如何盘活应收账款,对企业意义重大,企业可以通过商业保理业务转让应收账款获得贸易融资,从而加快资金周转。”
供应链金融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有观点认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融资租赁和保理是供应链金融的关键环节。供应链金融是通过管理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化为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综合金融服务。厚朴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文介绍说,供应链金融还包括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分期信用评级等形式。他认为,供应链金融把中小企业放入一个系统里进行综合考虑,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又增强企业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
摘自《金融时报》 记者 肖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