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十年 中国租赁业转型再出发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07-27

   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融资租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曲折中前行,高歌中猛进,风雨激荡已近40年。

  当下,随着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的融资租赁业也进入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发展的关键时期。

  作为亲历我国融资租赁业成长壮大的资深人士,浙江大学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理事长程东跃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中国租赁业当前已站在了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回归本质、服务实体经济是行业发展的主流,而垂直式、穿透式的经营模式也将成为推动租赁公司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记者: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已走过了37个年头。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租赁业的发展历程?租赁业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程东跃:上世纪80年代初,以租赁方式引进第一架波音飞机为起点,中国东方租赁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融资租赁行业正式诞生。至本世纪初,风风雨雨几起几伏,我国租赁业历经了20余年的艰难探索时期。

  而以2007年第二版《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出台为标志,近10年以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实现了迅猛式发展。截至2017年年底,各类融资租赁公司注册家数近9100家,注册资本达3.2万亿元,合同余额规模超6万亿元,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行业的税收、监管、法律、会计四大支柱构架基本形成,行业的发展环境得以配套完善;另一方面,各级政府也逐步认识到融资租赁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功能与作用,国务院于2015年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各地方政府也先后出台扶持融资租赁发展的专项政策和优惠条件。目前,上海、天津、广东融资租赁业发展的三极格局已形成,同时也带动其他省市尤其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

  同时,行业中涌现了一批具有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国际化、投行化的融资租赁公司,对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端也从单一的银行贷款向银租联动、投租联动、信租联动发展,保险、基金资金也逐步介入融资租赁业。同时,也出现了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方向的发展,租赁资产ABS规模出现快速增长,涌现出一批在境内外独立或整体上市的租赁公司(包括新三板)。

  更令人憧憬的是,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政策与导向,予以融资租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国家关于高端装备制造业4.0版规划、“一带一路”建设、供应链金融、跨境及离岸租赁、军民融合、长住公寓等,都给融资租赁业带来了广阔机遇。

  记者:机遇与挑战并存似乎是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租赁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您认为行业当前还面临哪些挑战?

  程东跃:第一,业务模式单一,过度同质化竞争,聚焦价格战,边际收益下滑,两极分化严重。第二,发展规模与市场渗透率不成正比,削弱了融资租赁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真实贡献度。据不完全统计,现行融资租赁业务中,回租业务占比达80%以上,而如此之高的回租比例,影响了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第三,对实体经济的市场细分包括但不仅限于对行业或产业的上中下游链、各类设备、客户端的缺乏深入分析而导致对实体经济“望而生畏”。第四,“规模为王”现象普遍存在。第五,融资租赁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第六,由于对建立良好基础资产池以及对期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元化融资与融资创新容易成为“空中楼阁”。第七,对专业化、综合化经营思路认识不足,忽视专业化与综合化经营的矛盾。专业化并不是简单的讲投向,而是覆盖业务、风控管理、决策链全流程的专业化。

  记者:您认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经营模式应朝何种方向转型?

  程东跃:我国现行融资租赁行业主流经营模式为水平式、简单复制式、翻版传统的经营模式。这种状况表现出的是过度同质化竞争,比规模、比速度、拼价格,易造成风险积聚,边际收益下滑等后果。

  垂直式、穿透式的经营模式可成为融资租赁业经营模式转型的方向。

  这一模式是指,租赁公司在充分研究、分析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劣势判断,从而清晰市场(业务)定位,确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在满足目标市场或客户的需求分析之后,专注于已选择的目标市场,开发满足目标行业、客户深度需求特性的租赁交易结构(模式)或租赁服务(租赁产品)。做到从目标市场、客户的选择与分析以及运营、决策链,到风险把控等整个经营管理全过程做到看得见、摸得着。

  此模式核心在于创新。创新绝不是一种口号,公司需始终保持组织及计划的精简与灵活性,形成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决策链,并加以改进完善;创新需具有前瞻性,主动地以创新租赁服务(租赁产品)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与创新,而不是被动滞后式地服务实体经济;创新也需不断反思,对经营思路、模式、决策进行反复思考,专注于已有市场,提升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水平。

  具体到实施层面租赁公司需做到:第一,从一到二个目标市场,甚至一个小市场开始,都要专注于研究这个市场的特点、产业链周期等,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第二,一旦成功地占据一个目标市场后,就有条件开始发掘相关的市场。第三,大胆利用和开发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经营与决策的现代化,树立自身的品牌优势。第四,培育专业人员和团队,培养公司文化,优化决策要素。第五,坚决摒弃“规模为王”、短期利益行为,努力摆脱“重资产、高杠杆”约束,转向“轻资产”和灵活合理杠杆率的经营格局。

  记者:您对租赁业未来发展动向有何判断?

  程东跃:第一,回归本质,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行业发展主流。第二,监管转型将倒逼租赁公司规范化经营与管理,迫使许多租赁公司在公司战略方向、业务考核等方面作出调整。第三,近10年融资租赁规模的迅速扩张,风险将逐步显现,总体预判2018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将出现重组并购潮。第四,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区块链等在租赁业内将被更多地认知和应用。第五,自贸区的扩展及功能完善,其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凸显。第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收紧、存量债务将面临极大挑战。第七,融资租赁业的流动性风险也将面临挑战。

  转型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租赁公司需要一定的时间、勇气、坚持甚至付出“阵痛”的代价。同时,监管的转型也是一个规范管理的渐进式过程,从顶层设计到尝试、探索、执行到位,也必将会从外部约束融资租赁业规模的盲目扩张。可以预测,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将呈现马拉松式态势,简单外延式的规模扩张时期已经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