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在变革中寻觅发展新动能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1-12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值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也站在了转型升级的路口。面对新的监管环境和新的市场机遇,如何进一步提升投融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租赁公司

面前的重要课题。

  11月9日,在由融易学金融学院、深圳市金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融资租赁总经理高峰论坛上,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和租赁公司的高管围绕新时期融资租赁行业所关注的国家战略机遇、监管政策、转型路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探寻当下租赁产业发展新动能。

  紧抓发展机遇 融资租赁大有可为

  “中国的融资租赁业方兴未艾,大有作为。”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吉平在会上表示,过去10年,我国租赁业的资产规模体量得到了快速扩张,发展至今日,融资租赁已成为促进实体企业销售、融资和为中小客户管理投资风险的综合性金融工具。

  目前,新的经济环境正在催生新的发展需求。伴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增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实施,租赁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

  外经贸部原副部长龙永图表示,融资租赁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实际上,“一带一路”沿线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建设机场、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方面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租赁行业集合融资和融物于一身,恰可精准切入这一市场,发挥出支持“一带一路”合作、助力制造企业“走出去”的关键性作用。

  与此同时,军民融合也成为租赁行业关注的一片“蓝海”。航天科工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杨博钦表示,随着军民融合市场的进一步打开,租赁公司可以瞄准军民融合领域,面向大中型国有企业,优先支持以军民融合为代表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拥抱监管变革 促租赁行业健康发展

  实践证明,租赁行业的发展既需符合经济趋势,也需拥抱监管政策。

  租赁行业的规范监管正在持续推进和落地中。

  今年5月,商务部发文将融资租赁公司制定经营和监管规则的职责划归到银保监会,这标志着长期以来租赁业多头监管态势正式划上了句号。6月7日,银保监会致函各省要求督促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加强监管,建立联系机制,登录系统填报信息,开展融资租赁企业摸底工作。而就在11月8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成立,按照要求负责对融资租赁公司依法依规实施监管。

  与会嘉宾认为,正确认识新监管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是融资租赁公司应对未来发展变局的重要准备。

  “监管的统一将推动租赁行业走向更加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敏表示,随着监管的调整,未来租赁物的规则、登记要求、价值评估将有望走向统一,同时融资租赁公司经营业务规则、经营信息的报送和统计也将进一步明确。这些都将对融资租赁公司的健康有序发展起到利好作用。

  在恒鑫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利钧看来,随着监管环境的逐步完善,融资租赁行业在未来将呈现三种发展趋势。第一,行业内存在的“类信贷“和通道业务将受到进一步抑制,一些不做业务的空壳公司和通道公司也将会被清理。第二,就国外成熟经验来看,立足于产业金融,打破主要依靠利差的生存现状,发展直接租赁、经营性租赁业务也将成为融资租赁公司转型的重要出路。第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同业的租租合作,银租合作、投租合作将成为发展亮点。

  找准市场定位 走专业化经营道路

  谈及租赁公司未来发展方向,贵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罗晓春认为,租赁公司将进一步朝着实体化、专业化、绿色化、小型分散化、设备化和民营化方向发展,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上,持续在绿色金融、民营企业、机械设备等领域加大业务投放力度。

  实际上,行业内已有不少公司在探索专业化转型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发展模式。如国银租赁的“大客户”模式、远东宏信的“金融+产业投资”模式、中关村科技租赁的“创投租赁”模式等,均是在产业金融领域有所深耕,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融峰表示,要实现真正的突破转型,就需找准在市场中的定位。找准定位就需要抓住新需求、拓宽新空间。

  黄敏也表示,找准市场定位需要以价值创造为主线,在分析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切入细分市场和相应的产业链环节。租赁公司不单单是做一个资金提供商,还需深度融合产业,用科技赋能,培育好商业模式和发展能力。

  此外,李吉平表示,在业务创新过程中,租赁公司还需建立起一套规范合理的业务流程制度。只有确保业务操作中符合法律法规等政策,才能有效保证融资租赁自身的行业口碑,从而获得市场和合作伙伴的信任,赢得未来发展新机遇。